不要错过任何一条消息

跳至主要内容

物流创新网站

面向瑞士、欧盟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在线杂志


2025年10月31日

TGW物流公司宣布已获得土耳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Ekol Lojistik在伊斯坦布尔郊区建造一座自动化小型零部件仓库的订单。该仓库将配备一百多台Mustang E+堆垛机,分布在三层楼,用于处理零售和电商订单的存储和检索。

2025年10月31日

正如今年上海(CeMAT Asia)展现的那样,欧洲技术仍然是远东市场的重要因素。凯傲集团凭借其人工智能和英伟达产品,在由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与其合作伙伴共同

2025年10月30日

“新工作,新冒险!”托尼·加布里埃尔说道。他刚刚宣布自己已就任位于罗特克罗伊茨的系统集成商TGW的销售项目经理一职。奥地利公司TGW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面向未来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5年10月30日


一种名为“PolyCut”的系统可以移除托盘上的捆扎带,从而取代耗时且对人体工学要求较高的手动操作步骤。它既可以作为独立解决方案使用,也可以集成到现有的搬运系统及其控制系统或仓库管理系统中。

2025年10月30日

正如人们所担心的那样,美国关税导致科技出口大幅下滑。据瑞士中小企业协会(Swissmem)称,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第三季度七周内全面显现。瑞士科技行业对美国的出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14.2%

2025年10月29日

上周末,众多访客、朋友以及瑞士物流职业培训协会 (SVBL ASFL) 旗下瑞士物流新校区的全体员工,参加了

2025年10月29日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年度报告《2025年世界机器人——服务机器人》,2024年全球售出约102900台用于运输和物流任务的机器人,销量比2024年增长了14%。其中超过四分之三来自亚洲,11%来自欧洲。

2025年10月29日

高科技与天然成分加工产品并非互斥。“有机”并非意味着所有工序都由人工完成,而是指遵循高生态标准。有机产品批发商伟玲也印证了这一点,其最近引入的AutoStore系统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

2025年10月28日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XCMG)于1943年在徐州成立,是一家全球性企业,拥有13000名员工,年营业额约130亿欧元。其产品组合包括工程机械、起重机、商用车辆以及不断扩展的物料搬运设备和港口装卸机械。

2025年10月28日

仓储机器人专家极智嘉 (Geek+) 即将推出全新拣选站“极智大脑 (Geek+ Brain)”,开启仓库完全无人化运营的新时代。首席执行官郑勇从部分自动化到全流程智能化的重要一步



市医院机器人走廊


瓦格纳瑞士股份公司





市医院机器人走廊

2023年5月11日

瑞士邮政为医疗保健行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采购、储存和运输耗材及药品。该公司还在医院内部物流中使用室内机器人,例如苏黎世特里姆利市立医院夜间走廊中使用的机器人。 

自二月以来,一支由四台机器人组成的团队一直在苏黎世特里姆利市立医院夜间执行任务。它们很有可能成为医院当之无愧的宠儿。它们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显而易见:无需员工亲自从仓库取货,再将它们搬运到医院的34层楼,四台机器人中的一台会在夜间接管这项任务。这减轻了医院工作人员的负担。

苏黎世特里姆利市立医院使用的机器人可一次性在医院内配送超过450公斤的物品。它们还真正实现了自主运行——最长可续航10小时,无需充电。无需人工操作,即使更换楼层也毫不费力。它们可以独立与电梯通信,选择所需楼层,并独立开门,从而高效地到达目的地。

苏黎世特里姆利市立医院并非唯一一家拥有这些室内“伙伴”的医院。尼翁医院和苏黎世舒尔特斯诊所也都拥有这样的机器人——尽管它们不是成群结队,而是单独运行。卢加诺医院也对这些机器人进行了试点测试。它们不仅为医院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最终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便利。

照片:Post CH

这些机器人负责运输医疗物资以及需要处理的物品。它们连夜将物资从地下室的物流平台配送至苏黎世特里姆利市立医院的34层。这节省了物流部门的时间和资源,并为医院的核心任务——患者护理——提供了最佳支持。

快速发展

苏黎世市立医院物流与服务主管迈克尔·祖贝尔表示:“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巨大进步总是让我着迷。”这种室内机器人是医疗物流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在技术工人普遍短缺的时期。

所使用的机器人源自美国,在美国已成为医院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型在欧洲也广受欢迎。苏黎世特里姆利市立医院作为瑞士邮政的合作伙伴,凭借其“苏黎世特里姆利市立医院自动化运输系统 (AMR)”方案荣获莱比锡国际物流博览会 (Med. Logistica) 医院物流创新奖,就证明了这一点。

苏黎世特里姆利市立医院的助手们的工作简直可以用“辛勤”来形容。这些机器人每天要运送超过800公斤的物资。每年,这些机器人要乘坐电梯17000次,累计运行1550小时。

菲利普·费尔伯-艾瑟勒

www.post.ch